Press "Enter" to skip to content

扒一扒老席留学的”猫腻”!口碑好到离谱是真香还是吹出来的?

家人们!谁说留学咨询水不深?我跟老席团队的故事能拍连续剧!

扒一扒老席留学的”猫腻”!口碑好到离谱是真香还是吹出来的?插图

一、信息差是最大的坑,而我差点栽进去

记得大二那年我刷着小红书,看着那些“双非逆袭G5”、“背景普通拿下NUS offer”的帖子,热血沸腾地截图发给我妈:“妈!我要去新加坡国立大学啃椰子树!(不是)”

结果自己捣鼓了三天官网后彻底懵圈——课程描述怎么写?推荐信要找谁?PS要煽情还是学术?我连申请系统里的“Supplementary Documents”是啥都搞不懂!室友幽幽飘来一句:“要不找个中介吧?”(啊呸,是咨询团队!)

当时我加了七八个机构老师的微信。好家伙,有的直接甩来一份20万的“至尊保录取套餐”(尊嘟假嘟?);有的问我“同学考虑英国保底吗?”(我就像非要吃麻辣烫却被推荐螺蛳粉);还有的夸我“背景很不错”然后默默推了冷门专业…直到我妈同事推荐了老席团队。

二、老席团队的“猫腻”在哪?我扒给你们看!

1.他们居然劝退我?!

第一次和咨询老师视频,我自信满满说想申新国立商学院。老师沉默三秒:“你学过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吗?有实习吗?”我(心虚):“选修过…实习正在找…”

结果老师直接说:“那你今年申不上,别浪费钱了。”

我内心OS:???这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!不该吹嘘“包在我身上”吗?!

但接着她说:“但你统计课成绩好,可以试试数据分析方向。现在开始做两段实习,完全来得及——咱们踏踏实实走,别当炮灰。”

那一刻我突然觉得:靠谱!原来真有人不画大饼啊!

2.文书老师是“灵魂画手”

我原本的PS写得像小学生获奖感言:“我从小热爱科学…感谢父母培养…”(救命!)

老席的文书老师直接视频跟我唠了一小时:“你大三那个垃圾分类调研项目,为什么非要选塑料瓶做样本?”“当时看到数据偏差时啥心情?”

最后写出的PS简直是我的人格里分裂出的学术版我!连教授都回邮件说:“你的申请动机段落非常打动我。”(后来才知道老师是南洋理工毕业的…难怪这么懂新加坡教授的偏好!)

3.“阴阳合同”?不存在的!

我舅疯狂暗示我:“有些机构合同里藏着条款——没申到名校只退一半哦!”

我紧张兮兮地把老席合同发给他看,他回复:“这合同…清晰得像个说明书。”

——选校清单明细全部写进合同,不玩文字游戏;

——申请邮箱密码透明,随时自己登录查(我同学找的机构死活不给账号,说“怕学生乱回复”?);

——甚至附加条款写着“如果学生收到面试通知,提供免费模拟面试3次”。

这年头,能把条款摊开给你看的,简直是留学界的“老实人”啊!

三、口碑评价哪来的?都是“自来水”喷出来的!

我后来才知道,老席团队压根不打广告(怪不得我之前没搜到!)。他们的学生群像个校友会:

  • 有人分享:“刚收到NTU宿舍分配攻略,学弟学妹接住!”
  • 有人吐槽:“新加坡雨季天天下雨,记得带防潮袋!”

我导师说:“真正的好服务看售后——你交钱之后他们是否还理你。”而老席团队在我入学半年后还问我:“适应了吗?需要选课建议吗?”

这哪是咨询团队,这是养了个留学界的“海底捞”啊!(只不过不下火锅底料)

四、新加坡留学真香警告!

说到新加坡,我必须疯狂安利:

  • 安全度拉满!我妈至今感谢我选新加坡——“纽约凌晨不敢出门,新加坡凌晨我能去吃海南鸡饭!”
  • 就业buff叠满!好多项目带实习,毕业前就能拿return offer(我同学进当地银行后天天晒椰子水下午茶!)
  • 学术氛围卷但友好!教授会认真回复每封邮件,甚至拉着我们聊周末去哪拍彩虹楼~

当然啦,坡县也不是完美无缺(比如天气热到融化),但老席团队最好的一点是:不吹嘘新加坡是天堂,而是帮你找到最适合你的那条路

五、所以“猫腻”到底是什么?

现在回头想想,老席团队的“猫腻”大概是:

把留学咨询做成了教育本身——

他们不忽悠你冲名校,而是分析你适合哪里;

不代写文书,而是教你如何展示思考;

不收钱就消失,而是陪你走到入学甚至毕业后。

有次我问老师:“你们干嘛做这么重售后?不是亏了吗?”

她笑:“因为你们不是客户,是学生啊。教育不就是要负责到底吗?”

(突然正经!我眼睛尿尿了!)

最后甩句大实话:留学咨询这行水确实深,但总有人在认真搭桥。与其防着所有机构,不如学会识别那些愿意和你一起蹚水过河的人

→→你们在留学路上踩过什么坑?或者遇到过哪些神仙操作?评论区让我开开眼!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