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ess "Enter" to skip to content

2025 初中毕业新加坡本科社交活动大盘点:轻松融入不发愁!

宝子们!老席发现好多初中毕业准备去新加坡读本科的宝子,都在偷偷担心——“我年纪小,到了那边怕融不进圈子咋办?”“社交圈窄,会不会孤单到发霉啊?”

2025 初中毕业新加坡本科社交活动大盘点:轻松融入不发愁!插图

哎哎哎,打住打住!作为在新加坡留学圈摸爬滚打十年的“老江湖”,今天就来给你们扒一扒2025年新加坡本科那些超赞的社交活动。看完你就知道,这里的社交圈就像热带雨林,只要敢迈出第一步,分分钟让你收获满屏的友谊和成长!

一、校园社团:你的“兴趣雷达”该启动啦!

新加坡的大学社团简直是“神仙打架”现场!光南洋理工大学就有130多个社团,从汉服社到机器人战队,从辩论队到潜水俱乐部,总有一款戳中你。

记得2025年春天,老席去新加坡管理学院参加开放日,刚进门就被一阵欢声笑语拽住了脚步。原来是“国际美食社”在搞活动,几个学生正围着灶台比赛做海南鸡饭。16岁的小林同学举着刚出锅的鸡饭冲我笑:“老席你尝尝!我上周才学会的,现在已经能独立掌勺啦!”那股子自信劲儿,哪像刚从初中校园走出来的孩子?

敲黑板!这些社团可不是瞎玩的。比如“创业社”会邀请谷歌、淡马锡的高管来做分享,去年就有个17岁的中国学生,靠社团项目拿到了5万新元的创业基金!还有“公共演讲俱乐部”,每周都有即兴演讲练习,多少内向的宝子在这里蜕变成“社牛”,老席亲眼见证过太多这样的奇迹。

说到这儿,必须提一嘴——星耀狮城留学网www.xmdbedu.com上有2025年新加坡各大学社团手册,从“动漫社”到“可持续发展协会”,连哪个社团帅哥最多都标得清清楚楚(不是)。

二、跨校联谊:你的朋友圈该“扩容”啦!

新加坡的大学特别喜欢搞“联合活动”,就像把不同口味的奶茶混在一起,居然意外地好喝!比如每年3月的“青春嘉年华”,全岛12所大学的学生挤在滨海湾花园,从早上9点嗨到晚上10点。

老席去年就看到个15岁的小姑娘,抱着吉他在草坪上唱歌,周围围了一圈金发碧眼的同学跟着哼唱。后来才知道她是詹姆斯库克大学的预科生,就因为这次活动,跟南洋理工的学长组队拿下了“亚洲青年创新大赛”银奖。你看,社交圈一打开,机会就像新加坡的雨季一样,说来就来!

还有超火的“校园speed dating”(别想歪,是学术版的!),每8分钟换一个聊天对象,从量子物理聊到周杰伦新歌,既能练口语又能拓人脉。有个家长跟我说:“孩子参加完这个活动,连跟外教沟通都不打怵了,简直像换了个人!”

三、文化浸润:在玩中把“陌生感”熬成“归属感”

刚来新加坡的宝子们,是不是总觉得自己像颗“外来的小土豆”?别急,这些文化活动能让你快速扎根——

“新加坡文化探秘营”绝对是必打卡项目!跟着本地学长去甘榜格南看马来传统舞蹈,到小印度闻香花串的甜香,再去牛车水学做月饼。去年有个学生告诉我,她在组屋楼下跟阿婆学织娘惹珠绣,现在每次视频,阿婆都要问“我的小徒弟啥时候来看我”。哇塞,这种被温暖包裹的感觉,谁懂啊!

还有“双语话剧社”也超赞,用中英双语排演《小王子》《茶馆》,既能练语言又能感受文化碰撞。老席去看彩排时,被一个16岁男孩演的“狐狸”惊艳到了——那眼神里的纯真和坚定,哪像是刚离开家的孩子?

对了,星耀狮城留学网www.xmdbedu.com最近更新了2025年“文化体验日历”,从春节的妆艺大游行到开斋节的市集活动,连哪个摊位的沙爹最好吃都标出来了,宝子们赶紧去瞅!

四、志愿活动:用善意换一张“新加坡通行证”

要说最能快速融入本地的方式,老席首推志愿活动!新加坡人超爱做义工,从动物救助到社区关怀,总有适合你的岗位。

15岁的小雨去年参加了“流浪猫喂养计划”,每周三下午去组屋区喂猫、做绝育登记。现在她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“Singlish”,还被邻居阿姨们封为“猫语翻译官”。更绝的是,她的志愿服务时长帮她在申请南洋理工时加了分——新加坡的大学超看重“社会责任感”,这可是隐形的加分项哦!

还有“长者科技学堂”也很有意义,教爷爷奶奶用智能手机、刷健康码。老席见过个内向的男孩,刚开始跟老人说话都会脸红,现在能拿着麦克风给200多位长者做讲座,那气场,绝了!

五、活动日历表:把课余时间焊在快乐上!

活动类型 推荐项目 时间 适合人群 隐藏福利
学术社交 跨校论文研讨会 每月第 2 周周六 学霸型选手 有机会认识教授,拿推荐信哦!
运动社交 大学龙舟赛 5-6 月 活力派宝宝 赢了能免费吃海南鸡饭大餐!
艺术社交 校园艺术节 9-10 月 文艺青年 优秀作品能在国家美术馆展出
职场社交 企业开放日 每周四下午 想提前规划职业的宝子 部分活动包就业内推名额

六、老席掏心窝:社交不是“选修课”,是“生存必修课”

很多家长担心:“孩子太小,光顾着玩怎么办?”其实啊,优质的社交活动就像新加坡的“肉骨茶”——看似是消遣,实则在熬煮成长的养分。

老席见过太多孩子,通过社团活动找到职业方向,通过志愿活动变得更自信,通过跨文化交流练就“国际范儿”。这些收获,可比死啃书本珍贵多了!再说了,新加坡的大学课程安排很科学,每周有固定的“自主学习时间”,只要规划好,玩和学完全能平衡。

最后想跟宝子们说:初中毕业来新加坡读本科,本身就是一次勇敢的冒险。而社交活动,就是给这场冒险加了层“保护罩”——当你身边有了并肩欢笑的朋友,有了给你指路的长辈,再陌生的环境也会变成温暖的港湾。

对了,星耀狮城留学网www.xmdbedu.com上有“新生社交互助群”,2025年的新生都在里面组队呢,想找搭子的宝子赶紧冲!

看到这儿,你是不是已经在脑补自己参加活动的样子了?那些曾经担心的“孤单”“不适应”,是不是突然就有了答案?毕竟,青春就该热热闹闹地绽放,不是吗?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