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ess "Enter" to skip to content

新加坡留学五大忠告:初高中生必看!这些坑我替你踩过了

宝子们,作为在新加坡“摸爬滚打”了五年的“老席留学”,今天必须把心窝子掏出来——这五个留学忠告,全是用真金白银和无数次踩坑换来的!不管你是2025年高考即将来临打算申请新加坡本科,还是初中毕业就计划奔赴狮城的弟弟妹妹,都给我搬好小板凳,咱们好好唠唠那些“过来人”才懂的血泪教训~

新加坡留学五大忠告:初高中生必看!这些坑我替你踩过了插图

一、选课别贪“新鲜感”,先摸清“毕业密码”

刚到新加坡时,我像只掉进糖果店的小老鼠,看见“机器人编程”“热带植物学”这些新奇课程就挪不动脚,一口气选了6门跨专业选修课。结果期末周差点没熬过去,论文和考试撞车到凌晨三点还在图书馆啃面包,最后有门课拿了C,直接拉低GPA!后来才知道,新加坡高校的毕业要求藏着“隐形规则”——

📚避坑指南:

  • 先看培养方案:尤其是初中毕业直申本科的宝子,很多私立大学采用“预科+本科”模式,预科阶段的数学、英语成绩会直接影响本科专业分流。我认识的00后妹妹小羽,初中毕业读新加坡管理学院,预科时没重视学术写作课,结果大二想转金融专业时,被卡在“英语成绩必须B+”的门槛上。
  • 别信“水课”传说:新加坡高校没有真正的“水课”,连选修课都可能需要小组合作写商业计划书。我曾选过一门“东南亚文化”,以为能轻松拿A,结果期末要做15分钟全英文Presentation,还要提交8000字调研报告,差点没把我累哭!
  • 善用选课系统:大部分学校在星耀狮城留学网www.xmdbedu.com上有详细的课程攻略,比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的“课程雷达图”,能查看往届学生给的难度评分和教授压分情况,选课前花半小时研究,能少走99%的弯路。

💡小提醒:

高考后申请公立大学的宝子更要注意,NUS和NTU的热门专业(如计算机、商科)对先修课要求严格,比如申请计算机工程必须学过物理和进阶数学,临时补修可来不及哦!

二、租房别只看“颜值”,藏在细节里的“魔鬼”才可怕

刚到新加坡时,我被中介发的网红公寓照片迷花了眼:落地窗、泳池、24小时健身房,租金1500新币/月看似划算,住进去才发现——

  • 落地窗正对着垃圾处理站,夏天开窗一股酸臭味飘进来;
  • 泳池每周三消毒,想游泳只能挑其他时间;
  • 最崩溃的是,合同里藏着“退房时必须请专业清洁公司”的条款,最后被扣了300新币清洁费!

🏠租房干货:

  • 实地看房3必查

    ①开关所有灯具和空调,新加坡的空调维修费贵到肉疼,别等入住才发现漏水;

    ②检查马桶和淋浴头水压,我朋友曾租到水压小到洗头发都困难的房子,每天洗澡像在“接雨水”;

    ③查看小区安保系统,尤其是初中毕业独自租房的宝子,确保大门有门禁、电梯有监控。

  • 合同条款逐字读:新加坡租房合同用英文撰写,看不懂就找星耀狮城留学网www.xmdbedu.com的顾问帮忙,重点看“押金退还条件”“租金涨幅限制”“最短租期”,别像我同学小浩,签了1年合同却只住3个月,押金全打水漂了。
  • 避开“隐形消费”:很多公寓水费按人头平摊,住满4人比2人贵一倍;网络费可能不包含在租金里,单独办理又贵又麻烦。建议优先选包水电网的房源,尤其是高考后第一次独立生活的宝子,别被杂七杂八的费用搞到心态崩。

三、别把“礼貌”当“小事”,新加坡的“社交潜规则”藏着大讲究

刚到新加坡时,我以为和国内一样,同学之间勾肩搭背、说话带点玩笑很正常。直到有次小组讨论,我拍了拍本地同学的肩膀说“别这么严肃嘛”,对方瞬间黑脸,后来才知道在新加坡,肢体接触和过度玩笑可能被视为不尊重。

🤝社交指南:

  • “请”和“谢谢”挂嘴边:买咖啡说“Thank you”,问路说“Excuse me”,就连快递员递包裹时,对方都会等你说“Thanks”才离开。我曾见过有同学拿外卖时没说谢谢,被骑手小哥追着问“Did I do ome thing wrong?”(我做错什么了吗?)
  • 公共场合“静音模式”:在图书馆、地铁里千万别大声打电话,我亲眼见过有人在地铁里讲电话,被旁边阿姨瞪了一路,最后默默走到车厢连接处。初中毕业来留学的宝子注意啦,学校食堂也别和朋友“吼着聊天”,新加坡人习惯轻声细语交流。
  • 尊重多元文化:新加坡是多元种族国家,和马来同学吃饭别带猪肉,跟印度同学约会别穿牛皮鞋,这些细节做好了,才能真正融入当地圈子。我室友小蕊就是因为记住了印度同学的素食习惯,每次聚餐都帮他们点专门的餐食,现在成了朋友圈里最受欢迎的“社交达人”。

四、别被“新加坡很小”骗了,交通规划没做好能让你“原地爆炸”

来新加坡前,我以为这个“小红点”国家,从东到西坐地铁最多1小时,结果第一次去西部的裕廊东校区上课,早上7点出门,倒了3趟地铁+1趟公交,整整花了1.5小时!更惨的是,新加坡的雨说下就下,有次没带伞,在公交站台被淋成“落汤鸡”,从此书包里永远备着折叠伞。

🚇交通秘籍:

  • 买张“易通卡”(EZ-Link):地铁、公交、便利店都能刷,比单次购票便宜15%。记得上车刷一次卡,下车也要刷,不然会扣全程最高费用,我同学有次忘记刷下车,被扣了8新币,相当于40块人民币呢!
  • 避开“早高峰”:早上8-9点、下午5-7点的地铁,真的能把人挤到脚不沾地,尤其是莱佛士坊、政府大厦这些换乘大站。建议初中毕业的宝子如果住得远,申请学校宿舍,至少能多睡半小时。
  • 善用“Grab”打车:多人同行时打车比地铁划算,尤其是去榜鹅、兀兰这些偏远地区,拼车每人只要5-10新币。但注意别在雨天和早晚高峰叫车,溢价能涨到3倍,我曾花过40新币打车去机场,心在滴血!

五、别把“省钱”刻进DNA,该花的钱不花才是“最大浪费”

刚到新加坡时,我为了省钱,买最便宜的二手教材、吃学校食堂最便宜的杂菜饭,结果——

  • 二手教材缺页少题,期末复习找不到重点,多花了100小时补课;
  • 长期吃杂菜饭营养不良,发烧进医院花了500新币医药费;
  • 舍不得报语言班,雅思考了3次才过,浪费的时间和精力远超过报班费用。

💰消费观升级:

  • 学习投资别手软:新加坡高校的正版教材动辄100新币+,但图书馆副本有限,建议在星耀狮城留学网www.xmdbedu.com上找学长学姐买九成新教材,或者租电子版,既能省钱又不影响学习。
  • 健康是第一生产力:学校食堂有很多宝藏窗口,比如NTU的“椰浆饭”只要3新币,又好吃又管饱,别为了省钱顿顿吃泡面。周末去牛车水的“米其林小贩中心”,5新币能吃到正宗的海南鸡饭,比自己做饭还便宜。
  • 社交活动适当参与:加入学校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(CSSA),会费只要20新币/年,能参加新生欢迎会、中秋晚会,认识超多学长学姐,他们分享的选课、实习经验,比自己摸索快10倍!

六、这些“忠告”不是“劝退”,而是“护航”

来新加坡留学这五年,我见过初中毕业就独自租房的妹妹把日子过得井井有条,也见过高考后申请的学霸因为不适应本地生活差点辍学。其实每个坑背后,都是成长的勋章——只要提前做好功课,这些“忠告”就能变成你留学路上的“护身符”。

2025年的你,即将踏上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,或许会迷茫、会犯错,但请相信,每一次勇敢的尝试,都是未来闪闪发光的基石。看完这些忠告,你还会觉得新加坡留学“不可捉摸”吗?不如带着这些“避坑指南”,去拥抱属于你的星辰大海吧~

你准备好迎接这场充满挑战又满载收获的留学之旅了吗?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